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四):抢抓机遇 综合施策 全力推进生态地灾搬迁工作
编者按
我省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干旱范围广、水土资源不匹配、植被少而不均、生态承载力低、修复能力弱、历史欠账多、问题积累多、现实矛盾多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实施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决策。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和各市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努力把这一为民实事办实办好。为交流工作经验,我们将在甘肃省自然资源“两微一端”推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专题,系列报道各地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进展和做法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内外主流媒体。敬请关注。(厅办公室)
抢抓机遇 综合施策
全力推进生态地灾搬迁工作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临夏州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国土面积不足全省2%、地质灾害隐患却占到全省13%。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是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
一是紧抓机遇、靠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落实。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各副州长包抓县市、各县126名县级干部包抓乡镇,形成五级联动、分片包干、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专题研究部署工作,与县市和部门一道反复学习政策、研究方案、梳理任务,协调解决各县在推进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主要领导、包抓领导多次深入各县区、乡镇入户走访,实地了解情况,当面听取群众意愿,强力推进落实。
二是摸清底数、广泛动员,精准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省上确定的六个搬迁类别,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和基层乡镇干部作用,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3轮次摸底调查,对确定的搬迁对象逐一宣传动员、签订搬迁协议,做到了政策明、底数清、对象准、有协议。编制完成州县(市)5年实施方案和2022年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安置方式、资金保障、工作步骤等内容, 2022—2026年共确定搬迁对象2.5万户、12.27万人,其中今年搬迁8587户、42462人。
三是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力求最大搬迁效应。认真吸收借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综合考虑群众意愿、安置选址、后续发展等各项因素,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在安置方式上,严格落实“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要求,以集中安置为主,依托县城、重点集镇、产业园区和乡村旅游区实施搬迁,确保一次搬到位、长远有保障。在资金筹措上,按照“10+5+N”补助标准,对每户再配套补助5万元,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负担。对搬迁群众全面开展生活来源和劳动力调研摸底,在制定实施方案、安置点选址建设等过程中,统筹落实产业扶持、就业创业等措施,同步配套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确保搬迁群众增收有门路、就业有保障、融入新环境。
四是紧盯目标、合力攻坚,全面加快工作进度。围绕今年8587户搬迁任务,分类施策、倒排工期,加快推动安置点建设、群众搬迁和后续保障各项工作。对插花安置的101户群众,尽快搬迁到位。对有房源的棚改房安置5986户、商品房安置1605户群众,加快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尽快达到入住条件,确保9月底完成搬迁。对平房安置的895户群众,有房源的68户正在分配房屋,其余827户在14个新建集中安置点安置、近期开工建设,年底前搬迁到位。
版权所有:18luck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